医学院讯(通讯员:阳瑾然 图片:王琛钰 唐淑娴)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,增强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置能力,弘扬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,11月9日,张家界学院举办第16、17期红十字救护员培训活动。本次培训在笃行楼2113、2315及博学楼1210三间教室开展,内容涵盖理论授课、实验教学、实操练习与线上线下考核四个环节。

理论奠基,筑牢安全意识
上午,覃斯佳老师在笃行楼2113教室围绕红十字运动起源、救护概论、心肺复苏(CPR)标准流程、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使用及气道异物梗阻处理等核心内容展开系统讲解。课程结合真实急救案例,深入剖析急救过程中的关键要点,强化“时间就是生命”的急救意识,帮助学员构建科学、规范的应急知识框架。


实操演练,提升应急技能
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后,参训学员分批前往博学楼1210与笃行楼2315教室进行实操训练。现场配备模拟人等专业教具,由张林丽、刘佳新、李爽三位指导老师进行实操示教,示教完毕立即组织学员逐一开展胸外按压、人工呼吸及AED使用等技能练习。学员们认真观摩、积极动手,在反复操练中不断规范动作、熟悉流程,切实提升应急救护的实战能力。

严格考核,巩固学习成效
培训最后环节设置了线上理论答题与线下实操双重考核。参训学员需在规定时间内,按照标准流程完成指定急救项目。考官从操作规范、急救意识、人文关怀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。经考核通过的学员将获得“红十字救护员”证书,成为身边人生命安全的“守护者”。


本期培训不仅强化了师生自救互救的技能基础,更推动了急救知识在校园范围内的普及深化。参训学员纷纷表示,将把所学转化为行动力,在危急时刻勇于施救、科学施救,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社会责任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拓展急救培训的覆盖面与专业性,助力构建“人人会急救、敢急救”的平安校园生态,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高校力量。

初审|田 杨
复审|彭 珺
终审|陈量雄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