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学院讯(通讯员:唐淑娴 图片:肖璨 何湘)为夯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,构建互学互鉴的交流机制,营造“比、学、赶、帮、超”的积极氛围,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,推动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,11月19日,护理系举办“教学新星”授课比赛,比赛分实验课程教学和理论课程教学两组进行,以竞技模式锤炼青年教师教学能力,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筑牢根基。
实验课程专场于笃行楼2315教室开展,聚焦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核心。参赛教师紧扣静脉注射、皮下注射、青霉素过敏试验、鼻饲、导尿、吸痰等实操技能,通过教学模型演示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,对操作原理、流程、技巧、准备工作及设备使用等环节进行标准化、规范化展示,细致剖析操作重难点。教学过程中,教师们不仅精准传授实操技能,更巧妙融入医德医风和人文关怀等思政元素,充分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础、严谨的科学精神与创新的教学理念。评审委员会围绕实验操作规范性、教学逻辑清晰度、安全要点把控力及教学创新有效性等多维标准,对选手进行细致考评,既指出实操细节与教学设计中的提升空间,也肯定教学创新亮点,并就操作流程优化、安全风险预判等方面给予精准指导,践行“严格标准、倾心指导、传承帮带”的评审核心精神。


理论课程专场在博学楼1514教室举行,参赛教师围绕《妇产科护理学》《儿科护理学》《基础护理学》《健康评估》《内科护理学》《外科护理学》等核心课程内容,运用案例分析、逻辑推演、互动研讨等多元化教学方法,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知识,系统梳理复杂知识体系。授课过程中,教师们注重理论传授与临床实践的衔接,同步融入医德教育与职业素养引导,彰显了深厚的专业功底与创新的教学思路。评委从理论阐释准确性、教学逻辑清晰度、重难点把握有效性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分,赛后围绕教学亮点与改进方向开展深入研讨,为青年教师提供针对性指导。


此次教学新星授课比赛的举办,是护理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、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,有效激发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,搭建了教学经验交流与能力提升的优质平台,成功实现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改、以赛促建”的预期目标。未来,护理系将以此为契机,持续完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长效机制,进一步夯实教学根基、深化教学改革,为推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,培养既精通理论又善于实践、兼具深厚素养与职业担当的卓越护理人才提供坚实保障与持久动力。
初审|田 杨
复审|杜 琴
终审|陈量雄
